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0:41 点击次数:128
他是黄埔四期生,任师长,为大部队断后时牺牲,其遗书在全国发表
抗战时期,湖南战场爆发了多场关键的战役,比如长沙保卫战、常德保卫战,其中常德保卫战被称为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”,其意义十分重大。
在常德保卫战中,参战的中国士兵多达几十万人,是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战况最激烈的一次大型战役。在这场战役中,中国军队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,而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,是国军将领彭士量。
彭士量家里条件很好,其父原本想让他回家继承家业,可是彭士量志存高远,要报效祖国。
他的父母为了让他留在家里,早早地让他成了亲,可是有了媳妇后他彭士量还是远赴广州,报考了黄埔军校,成为第四期的学员,林帅、张灵甫等人都是他的同学。
全面抗战爆发,基本上每一场大型战役彭士量都参加过,立下赫赫战功,为了表彰他,宋美龄亲自给他送了奖励,包括一条苏联毛毯、一个德国望远镜,还有一把缴获的日军指挥刀。可是黄埔四期生中优秀的人太多了,因此彭士量的名气并不大,1943年时他成为国军师长。
展开剩余61%刚当上师长,鄂西战役就爆发了,彭士量就率领他的部队,和日本人激战了长达数月。
后来他的师伤亡超过半数,可是他依然不退,让日军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骨气,因此日本人也十分尊敬他。
随后,常德保卫战就爆发了,在常德的西北门,彭士量率领5000人死守,然而日军派了3万人进攻西北门,武器也更加今精良。而且在战斗中,日军为了打赢,还使用了毒气弹,即使这样彭士量也从不畏惧,指挥部队在阵地上死守着。
战况越来越激烈,国军大部队下令撤退,彭士量主动提出要为大部队断后。
彭士量的师如今只有2000人不到,却要面对4个日军师团,尽管很艰难,可彭士量没有退缩,依然选择这么做。
彭士量率部坚守了八天八夜,打得最后他的师只有十几个人了。他决定率部突围,可惜在战斗中中弹牺牲,年仅39岁。彭士量早就写好了2封遗书,其中一封是给全师官兵的,他说自己早就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了,让战士们都听从副师长的指挥接着杀敌,好好完成战斗任务。
剩下的一封遗书是彭士量写给妻子的,他告诉妻子,自己为官清廉看,没能给她留下什么财产,让妻子勤俭节约,把他们的孩子抚养长大,将来继承他的遗志。
后来,彭士量的2封遗书交到了蒋介石的手里,他看完后十分感动,要求在全国发表,向彭士量学习。
发布于:天津市